>

一系列投资新规酝酿出台

一系列投资新规酝酿出台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中国债券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未来将在债券市场拥有更多的可投资品种和投资工具,其中,无担保债券的投资范畴和比例将得到明显提升。

这是正在修订的保险资金债券投资办法的主要内容。

据悉,相关办法改动较大,包括重新确定和划分债券分类,增加更多的可投资债券的工具和投资品种,包括增加无担保债券的投资比例和范畴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保监会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继续整合保险投资管理政策,支持保险公司改善资产配置,提高保险资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又一重要举措。

债券投资担纲险资业绩大梁

债券市场“否极泰来”?放眼望去,保险投资大佬们正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此。

8月24日,拥有1.4万亿元可投资资产的中国人寿召开了2011年中期经营业绩发布会。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介绍了上半年中国人寿财务的有关情况。

在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中国人寿抓住了市场机会,适度超前配置固定利率协议存款,加大债券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了存量债券组合收益率。

截至6月30日,中国人寿的债券类投资占比为43.22%,定期存款占比34.32%,权益类投资占比13.38%,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占比5.47%。

刘家德坦言,下半年看好固定收益类投资,并公开表示将加大债券投资和大额协议存款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尤其是质地较好的企业债券,从而降低投资风险,稳步提升投资收益。

据记者了解,刘家德的看法也代表了包括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在内的大型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

此前,受云南城投事件影响,债券市场走势疲软。据统计,7月份1055只企业债中有400只下跌,平均跌幅为0.49%;城投债是重灾区,476只城投债中有236只下跌,平均跌幅0.76%。

而截至7月31日,基金持有企业债票面总额为2140亿元,在6月底,这一数字是1890亿元,基金一月之内加仓250亿元;此外,商业银行也增持了企业债110.06亿元,而保险资金却选择了减持。

据中债网统计,截至7月底,保险机构持有企业债票面总额为5208亿元,相比6月底的5470亿元减少了262亿元。

“现在市场不好做,相信保险资金会谨慎行事”,一位券商研究员分析说。

记者调查发现,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债券市场要到明年才会好转。但毫无疑问的是,投资渠道的疏通和拓宽,将为险资大显身手营造更大舞台。

动态调整路线图清晰

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险资在债券市场的投资是极为灵活的。

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在保险资金配置中,投资额减少219亿元,银行存款大增2149亿元,占新增资产总额的56%,增幅之大为两年以来首见。

面对股、债两市的双双低迷,银行存款再次成为险资的避风港。不过在政策上,保监会对于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正呈现逐步放开的趋势。

2009年3月发布的《关于增加保险机构债券投资品种的通知》,增加了保险机构投资境内市场发行的无担保债券中期票据,2009年12月发布《关于保险机构投资无担保企业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市场发行的AAA级无担保企业债。

而《关于债券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保险投资企业债的上限从30%上调到40%。同时对发债人的要求也有所放宽,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调整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净利润)不少于所有债券一年的利息”。

《关于加强保险机构债券回购业务管理的通知》则对保险机构回购债券融资设定了20%的另外,保监会对债券评级要求也有所放宽。包括:保险公司投资在香港市场发行的债券的最低信用评级从A级降至BBB级。

在实际操作上,保险资金也顺势而为。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在中国香港地区发行了一只人民币债券基金“中国平安精选人民币债券基金”,该基金为开放式单位信托基金。

眼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不断上升,较高的投资回报也将随之而来。

无担保债券上限望达30%

更值得关注的是,保监会正在考虑将保险机构投资无担保债的投资比例由20%调整为30%,并考虑放宽对保险机构相应限制条件。

债券一向是保险资金投资的重要品种之一,也是近年来保监会调整相关投资政策最频繁的领域。仅2009年,保监会就三次发文调整债券投资政策。

而在2009年12月开闸无担保债之后,保监会又于2010年5月进一步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无担保债政策,将其比例上限调整为不超过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新增了恒生成分指数股、H股、红筹股以及大型国企在香港公开发行的债券等境外债券品种。

2010年8月,保监会在《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保险机构可投资无担保债券的品种,调整为无担保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商业银行发行的无担保可转换公司债券。此外,还将投资中国境内发行的无担保企业(公司)类债券的信用等级,调整为具有国内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AA级或者相当于AA级以上的长期信用级别。

目前正在修订的办法,不仅将继续放宽范畴,还将增加更多的投资品种。

尽管目前具备无担保债投资资格的,仅限于几家大中型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过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达标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入此领域。

总而言之,“十二五”期间,保险机构投资债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实现“双扩容”。

看点二 PE投资松绑

险资投PE不再逐一报批 上限之内“自由投”

平安接棒国寿冲刺第二张PE牌照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艾家静

一改“一事一议”之现状,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PE的门槛进一步降低,逾2000亿元资金有望搅动PE江湖。

据本报记者了解,现在,保险资金投资PE基金可以不再逐一报送保监会,而是在监管规定的额度之内进行自主选择。

与此同时,记者独家获悉,在首张PE牌照花落中国人寿后,目前中国平安也在积极筹备,并已经向保监会申报PE牌照。

从一事一议到备案制

眼下,距离保监会去年9月放开保险资金从事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已过去近一年时间,保险资金投资PE基金的渠道是否畅通?保险公司对另类投资的意愿又如何?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据了解,保险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对照相关条件合格后,就可以正式向保监会申请包括股权和不动产投资等另类投资备案;在通过保监会相关投资能力等各项检测和现场验收后,即可开展另类投资。

从此前的“一事一议”到目前的备案制,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意味着保险资金参与非上市股权投资PE基金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事实上,加大另类投资,一方面是保险资金规避资本市场投资风险的重要投资渠道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保险公司极为迫切想要开拓的投资领域。

以中国人寿为例,在刚刚召开的2011年半年报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表示,在另类投资方面,中国人寿加大了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投资力度,并加强了非上市股权PE基金等领域项目储备。

中国平安也透露,预计公司未来投资于基础建设和不动产等新渠道的资产有望逐步提升。据了解,目前,平安进行的股权投资都是通过旗下信托公司运作。

保险公司“有米无处下”

保险资金投资PE的能力究竟有多大?记者算了一笔账:

按照股权投资5%上限和相关PE基金产品投资4%,双方合计不超过5%的投资计算,中国人寿集团以888亿元居各保险公司之首,其次是平安保险集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可投资PE资金规模分别达到586亿元和238亿元。

这意味着已经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牌照的10家保险公司从事股权投资PE的资金总额可以达到2371亿元。

不过,目前国内PE市场上可供保险公司选择的基金数量较为有限,保险公司面临着“有米无处下”的局面。

截至目前,保险资金间接股权投资即投资PE基金,较为成功的是中国人寿集团及平安集团,前者分别投资了绵阳科技城产业基金及渤海产业基金,平安则分别投资了西部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及长江产业投资基金。

可以看出,尽管PE市场规模庞大,但能否拿到合适的项目,还得看各家保险公司的本领。毕竟,目前保险公司所投基金均为具有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而这种风险远低于纯市场化的PE基金。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未来5年,保险资金有望在PE基金市场“掀波澜”。

看点三 联姻保障房

走一步看一步 险资涉水保障房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艾家静

先试点后推进——未来5年,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将沿着这一途径逐步开展。

试点案例屈指可数

眼下,在投资不动产的范畴内,保险资金已经试水保障房建设。不过,据记者了解,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规范性文件将完全遵循不动产投资管理方法,全部投资比例均在10%以内,在此框架下,具体的投资比例与项目等由公司自主决策。

据此推算,今年上半年保险总资产达到5.75万亿元,10%的不动产投资和保障房建设合计可以使用的资金上限为5750亿元。

尽管理论数额庞大,但目前看来,保险资金在保障房建设投资的试点数量十分有限,案例屈指可数。

此前,中国太保集团旗下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宣布发起设立“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募集40亿元资金,用于上海地产集团在上海市区建设的约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7家保险公司的保障房投资计划——“蓝德计划”也已启动。今年5月下旬,由北京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与7家保险公司正式签订了债权投资计划,期限为7年。7家公司各自通过发行债权计划,把保险资金借贷给北京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为保障房建设提供土地供应。

中国平安也与上海城投控股联手,募集3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国人寿也在重庆市场跃跃欲试。

但截至目前,除太保一期完成募集,其他项目尚在审批过程中,更多的保险资金仍在耐心等待。

保险资金小心翼翼

不容忽略的是,房地产的大门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仍然是紧闭的,而能叩开保障房建设大门的保险公司也十分有限。

按照2010年9月保监会出台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的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他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基础设施类不动产、非基础设施类不动产及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

对此,保监会的监管十分严格。比如,准上市公司新华人寿为了上市达标,不得不忍痛割爱——将王府井黄金地段的地产挂牌拍卖。

因此,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已经是政策上的重大突破。本着谨慎原则,保险资金在试点初期,步伐当然不会迈得太大。

据悉,目前在试点阶段,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的项目仍然按照一事一批的原则。

此外,相关政策对试点保险公司的要求也很高。除了偿付能力等必备条件外,还包括上一会计年度盈利,净资产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高的投资收益率也成为令保险资金忐忑不安的一道坎。

按照市场一般估算,政府初步提供的回报率约为3%-4%,而保险资金的期望在6%-8%左右。更何况,随着通胀压力加大,资金使用成本提升,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自然是水涨船高。

不过从目前的投资意愿看,上海、北京、重庆等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地方政府营造的软环境基本适宜,逐渐成为各路险资涉猎的目标。

可以预见,险资投资保障房仅仅露出冰山一角,随着各方环境政策逐步到位,更多的险资将被吸引入场。

看点四 境外投资路更广

险资境外投资范围拓宽 可买衍生品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艾家静

保险资金在中国香港市场不仅可以买股票债券基金,还可以买衍生产品。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为了对冲投资风险,保监会正在修订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开放险资在中国香港市场的投资范畴,从过去单一投资股票、债券及基金,拓展到衍生品。

政策有序放开

保险资金出海始于2007年。在今年上半年的保险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透露,为支持保险公司改善资产配置,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正在修订境外投资实施细则。

2007年7月,保监会颁布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按下了险资进军境外市场的按钮。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包括: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与逆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等货币市场产品;股票、股票型基金、股权、股权型产品等权益类产品等。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委托人上年末总资产的15%。

事实上,保险资金在实际操作中的投资品种十分有限。而从投资比例看,尽管上限是15%,但各个公司获取的可投资占比并不相同。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境外投资额度最高的是中国平安,为15%。

“我们的投资占比都很小,大家都十分谨慎。另外,从投资品种看,基本是股票、债券。”一位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者告诉记者。2010年,保监会下发了保险投资纲领性文件,《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针对保险公司投资中国香港市场,股票品种调整为公开发行并在主板上市的股票,债券品种调整为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在港公开发行的债券。

截至目前,从来自市场的信息看,险资境外投资业绩总体好于境内投资。

衍生品投资水到渠成

从投资禁地到如今的准投资渠道,对保险资金而言,衍生品的开放可谓水到渠成。

始于2007年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至今已经运行了4年有余,积累了一定的异地市场投资经验;另外,香港交易所旗下的衍生产品市场品种繁多,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是不错的选择。

截至2011年7月31日,香港交易所按本身股份市值计为全球最大上市交易所。香港交易所证券化衍生产品总成交金额排名第一;证券市场总市值排名第七。因此,宽泛的投资城池,将为险资投资衍生产品提供巨大空间。

从政策环境看,中央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分析人士认为,香港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未来将会有更多人民币衍生产品和交易在香港市场进行,香港的先发优势及对内地企业和机构离岸业务的重视,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主要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优势地位。

“我们在召集相关专业人士,积蓄人力资源,等待相关政策开闸。”一位有境外投资牌照的保险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有市场人士猜测,由于衍生产品风险较大,因此在投资初期阶段,险资为了控制风险,下单的范畴不会太宽。

<


关于我们 | 服务网络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成功案例

客服电话:4006 010 661  总机:010-83277111  传真:010-83277011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 - 17:00   外网邮箱:

Copyright 2016 北京金马甲产权网络交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077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