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次农产品拍卖在上海举行:引进用了近30年时间

中国首次农产品拍卖在上海举行:引进用了近30年时间


  上海于日前举行了国内首次农产品拍卖。

10月30日,负责引进该项目的新加坡人陈学湘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采访。

他表示,将农产品拍卖引进中国用了近30年时间。之所以想引进这一项目,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农产品消费的巨大潜力,以及巨大的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浪费。

不过,首拍的问题不少,现场一名农产品业内人士就指出,“最后成交的价钱并不低,没太大优势。”

拍价从高到低,电子屏实时显示        

10月23日,上百名买家和卖家参加了“国际水果与国产农产品拍卖会”,这是国内首次农产品拍卖。

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拍卖现场,旺园草鸡合作社董事长陈印权将拍卖卡插入桌子中间的卡槽,戴上耳麦,按照拍卖师的提示一步步操作起来。此时,拍卖厅前方的大屏幕上显示当前拍卖的是美国红提,开拍价24元/公斤。

“这是最高价,电子屏自动逐步往下调,调到竞拍者的心理价时,竞拍人就可以按下桌上的按钮,表示他要拍。然后直接对着耳麦报自己要几箱,拍卖师就直接将已卖箱数和剩余箱数都反应在电子屏幕上。”现场总指挥肖堃表示,这样的拍卖形式,所有的交易信息都是公开公正的。

“现在做生意,哪怕自己再亏,也要让消费者沾点便宜。碍于人情的亏本买卖也不时发生,这个拍卖最大的好处,就是所有交易都是公开的,我们很省心。”上海市崇明农旅商贸战略联盟农产品生鲜部总经理葛金花说,自己做了近20年农产品配送,公开公正是其将自家猕猴桃拉到拍卖会上出售的原因。

不过,这次首拍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每个产品开拍前没有介绍,进场没有限制,操作不流畅等等。

上海农海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珍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最后成交的价钱并不低,没太大优势。”

本次首拍结束时,成交品种数10个,成交笔数24笔,成交总金额141425元。

将择时在全国开设分中心        

     “来这里拍卖的人,基本都是懂行的,做不得假。”利旺生(上海)拍卖中心董事长陈学湘说。

正是陈学湘将农产品拍卖引入中国。据他介绍,在本次拍卖中,利旺生自己不能买,不能有自己的产品,也不能和任何人、产品有利益关系,完全是一个公正、中立的裁判员。

陈学湘是新加坡人,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农产品拍卖已经诞生100多年,在欧洲流行也有50多年,但是这个项目,他们引进中国申报了近30年。之所以萌生引进农产品拍卖的念头,是因为看到中国农产品消费的巨大潜力,同时还有巨大的浪费。

据陈学湘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水果生产第一大国。不过,中国水果以及农产品的损耗也很惊人,水果滞销更是成为长期困扰水果行业和农业的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浪费。

“从今天的拍卖看,确实有不少短板,但是成熟后,农产品拍卖行的潜力很大。毕竟以前那种相对落后的交易模式正在一步步改变。最终受益的也还是消费者。”农业高级经营师康新荣说道。

陈学湘表示,目前国内的主要流通模式,是从一级批发市场,到二级甚至三级批发市场,最后才到零售市场,每个环节最少加价10%。拍卖行就是直接减少流通环节,经销商进货价便宜了,零售价自然也会降下来。他透露说,拍卖当天就有超市采购人员到场竞拍。

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上海的这个农产品拍卖中心,还将与欧洲比利时拍卖中心联网;此外,还将进一步择时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分中心。

关于我们 | 服务网络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成功案例

客服电话:4006 010 661  总机:010-83277111  传真:010-83277011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 - 17:00   外网邮箱:

Copyright 2016 北京金马甲产权网络交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077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68号